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感悟人生

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草根,没权也没钱,我写的日记文章都是原创的乡土散文小说故事,都是原汁原味值得一看的感谢你的到来,感谢给我支持和鼓励,感激感谢每一位真心喜欢我的乡土文章的朋友!

(原创记事)上海的由来  

2014-11-20 09:25:28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海的由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赵公明

         上海最早的名字叫做“申”,此地春秋时本属于吴,楚越大战越王无疆大败,也连累吴地被割,上海被做为春申君的封地,“申”这个地名就是因春申君而来,那时的上海那部分的申,只是海边一块很小的地方,申的其他范畴,都在如今的苏州范畴。

       秦灭楚后,上海这个地方的大部分属于繆县(昆山),此时的上海其他部分还在大海里,还没有淤积成陆地。真正将上海称作现在名称的,大约是从晋朝开始,那时的上海已经属于松江府了,因为紧靠江海的缘故,靠捕鱼为生的人很多,那时的上海地面江河纵横,捕鱼无需使用渔网,只要使用一种竹编的叫做“扈”的工具就可以了,“扈”逐渐演变成“沪”。上海这个地方,这时才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名字“扈椟”或者“沪椟”,椟是当时苏州一带对于江河入海口的称呼。扈椟人除了种稻捕鱼以外,那里的航运业也很发达,走的是松江那条河,后来松江淤浅了,过往船只就走上海浦那条河,上海一词,最早就出自上海浦,直到后来正式设立上海县,上海的名字才固定下来。

      上海其实是演变过来的一个称呼,官方直到设立上海县,才正式确认这个名称,其实上海以前的叫法,不是松江府华亭县的某个地方,就是昆山府华亭府苏州府的那一片儿,站在它的西边就称呼它是东,站在它的西南就管它叫东北沿海那一片儿。虽有村落相连,但也没法有个固定的称谓。官方虽然没有正式命名,但民间早已经给它起名的,最早的起名,应该归功于上海的浦东人,也就是过去的昆山府川沙县人。上海最早有名称,应该是从有了黄浦江以后。那时的黄浦江两岸,还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地方,从陆路来江边开发的,大都落脚在黄浦江的西边,从海路过来的,就落脚在黄浦江的东边。浦西这边紧靠着繁华的苏州,当然也有固定的县乡村管理机构了,浦东那边由于受周边海江的限制,贸易往来完全指望往来浦西。

       浦东管黄浦江以西的地方泛称“浦西”,浦西的人也只好称黄浦江以东的地方叫做“浦东”,即使后来浦东有了川沙南汇等官名,浦西的人依然喜欢称呼他们是浦东人。浦东浦西的物产不同,也一直经由董家渡做着自由贸易。在浦西董家渡地方,姓董的老板开了一杂货铺,铺子里铜勺铲刀、日用百货、民用物品应有尽有。这家杂货铺就开设在摆渡口,地形十分有利,再加上从老板到伙计,无不待人热情‘对待顾客总是满面春风,真个上和气生财,生意兴隆。店铺开起来时,老板横想竖想,想不出一个好店名。他跟伙计们反复商量,其中有个姓张的伙计说:“既然提篮桥那边有个‘下海’,我们这里在黄浦江上游,地处交通要道,就叫上海吧。老板一听,连连点头称好,夸他像“旗杆上挂灯笼——高明。”就这样,“上海杂货铺”的招牌就挂起来了。

招牌一挂,开张营业,四面八方,顾客云集。特别是浦东人到浦西,董家渡是必经之路,上海杂货铺也就成了浦东人到浦西歇脚的地方,并常顺便买点日用品回家去。那时候,到一趟浦西不那么容易,浦东浦西犹如隔世。浦东人只要有人到浦西去,邻舍隔壁总要问一声:“上海去哇?去的话麻烦你带点末事回来!”。“上海去的,一定替你买回来。”问的是上海,答的也是上海,其实这都是“上海杂货铺”的简称。

 就这样,久而久之,浦东人到浦西,都说“到上海去。”谁会想到,董家渡小小一家杂货铺店名,竟然会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的名字,成为世界上无人不知的大城市的名字,这是那位姓董的老板和姓张的伙计始料不及的。所以“上海”这名字是从人们口头上叫出来的,一直叫到现在。浦东浦西的人都相信,上海这个名字,不是由上海浦那条河延续而来的,缘由就是,自打元代以后,上海浦那条河,早就淤积得无影无踪了。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08)| 评论(135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