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感悟人生

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草根,没权也没钱,我写的日记文章都是原创的乡土散文小说故事,都是原汁原味值得一看的感谢你的到来,感谢给我支持和鼓励,感激感谢每一位真心喜欢我的乡土文章的朋友!

看山西人“跌”面(原创) 作者:赵公明  

2012-01-13 00:56:19|  分类: 原创散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 山西人爱吃面食,更喜欢吃面条,山西人把吃面条叫做跌面,把吃换成跌,还省却一个面条的条字。山西人爱吃面条,可比河南河北陕西甘肃的人爱多了,山西人对面食的喜爱,达到了痴迷的程度,一天没有面吃,浑身上下都不自在,两天跌不到面,仿佛世界末日正在到来,三天没有面跌,再重要的工作都敢放下。山西人究竟有多么的喜欢面条,从山西人做出来的面条种类就可窥见一斑,山西的面条除了平常说的手擀面、拉面、刀削面以外,还有许多用当地方言土话以及独特工艺或加工过程做出来的“猫耳朵”、“揪片”、“拨鱼儿”、“擦格豆” 、“抿格斗”、 “包皮面”、“擦尖儿”、“抿曲”、“揪疙瘩”、“推疙瘩”、剔尖儿”、“嘎朵朵”、“撮鱼儿”、“拨烂子”、“贴拔姑”、“流尖尖”、“捏钵钵”、"苦累“,洋洋洒洒,有据可查的,据说有二百八十种做法。其实,万变不离其中,山西人再怎么会做面,山西人再怎么爱跌面,终究也不过是“一面百样,百面一样”罢了,面条就是面条,跌面怎么也不会吃出来鱼翅的味道。不过,你不得不佩服山西人做面条的精细过程,不得不佩服山西人跌面的痴迷过程。我就曾经半蹲半坐在跌面的山西同胞对面不到一尺的地方,脖子脑袋都伸到人家面条碗的上方十几公分的地方,同样痴迷解读人家痴迷跌面条的全过程。

      那还是八八年的事情,单位让我和司机小任去太原拉实验仪器,车开到东观镇,前方有转回的司机说,太茅公路全线施工,过往车辆得绕道贾令镇,从清徐小店进入太原。车到贾令镇,已经是正午时光,前方的车辆,已经堵得死死的,没办法,我和司机小任只好走下车来,熄火等待道路畅通。山西人吃午饭有个习惯,男主人喜欢蹲在自家的大门口,边和过往行人或邻居说话,边跌自己碗中的面条。那天我刚下车,正好路边的主人端着面条出院子,那人端的面条,正是山西人通用的吃面大碗,碗口有一尺直径,就是那种象小锅或汤盆一样大小的粗瓷大海碗,准确地说,应该是托着汤盆一样大的一大海碗面条。

     托着满满一大海碗面条的人,是位六十来岁的庄稼汉子,脑袋上缠着一条黑不溜秋的白毛巾,脸上挂满了黝黑的褶子,看到自家门口的一长溜车辆,一点也没有惊讶奇怪的表情,仿佛非常自然,仿佛和他没有一点关系,依在自家的大门框,依着自家门口的左或右侧上马石,半蹲半坐慢慢靠下来,旋转一下碗,戏溜一口面汤,匝匝嘴,右手中的筷子在碗里搅动几下,稍微放低点脑袋,把嘴巴贴到碗边上,借住筷子的熟练推力,“戏溜”一声,就把连汤带水的面条吸溜到肚子里了。那吸溜的过程,简直不是在跌面,而是一种达到最满足的境界,吸溜完面条到肚子,又熟练把右手的筷子往里弯,伸出嘴巴,正好咬在拿筷子那右手的中指和无名指间夹住的拨去蒜皮的蒜瓣上,紧接着,再次旋转海碗的碗边,接着继续吸溜汤面条。痴迷地吸溜几大口面条,再享受地咬上一口大蒜瓣,就是这样的旁若无人,就是这样如醉如痴,仿佛天下的美味,都集中在那亦面亦汤,亦汁亦面之中。那神态,你拿天上的龙肉,你拿地上的山珍海味,都不可能换来他手中的面条或大蒜瓣营造出来的享受感觉。随着那熟练的吸溜重复过程,老汉的鼻尖上早就沁出细细的汗株,嘴角上沾满了淡淡的油汤,从嘴唇到口腔,从口腔到喉咙,从喉咙到肠胃,相信他享受的都是舒服清淡的面条清香和柔软配筋道,口有清香,胃有舒坦,也该是山西人偏爱面条的一个原因吧。

     六十岁老头的胃口,被那一大海碗,用西红柿灰子白菜就着胡麻油,就着一定是胡麻油或菜籽油炒就出来的,就着一定是胡麻油或菜籽油炝锅后下的手擀面或刀削面,炝锅的时候,一定放几粒花椒,几许葱花就足够了,那种由胡麻油菜籽油炝锅,花椒葱花调味,大头菜西红柿做卤,出锅后再配点细细的黄瓜丝或咸菜条,顺手夹一瓣大蒜,就是那让每个山西人痴迷,让每个山西人最爱跌的面条。说到大海碗,还真有点缘由,山西朋友说,山西人女主内男主外,家人吃饭的时候,都是女人侍候着,孩子们从小就习惯了妈妈调出来的面条口味,那调料,先放那种,后放那种,每次应该放多少,在什么热度调放最爽口,都是特别有讲究的。所以,山西的男人无论多大年岁,都是用大海碗盛好面,端到母亲手中,让母亲按照她感觉到每个孩子的口味,拌出来的肯定是那个孩子最喜欢的口味,孩子们也讲孝心,怕多打扰母亲吃饭,就用最大的海碗,一次解决问题,以减少母亲调拌佐料的次数。许多朋友说,许多山西男子依赖性太强,可能也与这总要母亲来调和面条口味,母亲当家做主的风俗有关吧?

     看山西人跌面,先是觉得有些好笑,有些稀奇,那好笑最先来自那夸张的大海碗,也来自那大海碗中堆成山一样,连汤带水的菜面条,也来自那既拿筷子又夹蒜瓣的右手,更来自托着海碗还能旋转几十度的左手,左右开弓,上下启动,吸溜与咬嚼相结合,旋转与吞食相辅佐。那稀奇,也同样来自一边吸溜面条菜汤,一边咬嚼大蒜瓣或咸菜条的过程,山西人吸溜面的过程,俎嚼的动作少,吸吞的动作多,山西人就在那吸溜的熟练中陶醉,就在那吸溜中痴迷,更在吸溜中享受。只有山西人,才能真正跌出来那痴迷的吃面过程!

山西周边山,地形闭塞,因而人性格单纯,水中多含钙镁更多氟,这氟是坏牙的有害物质,为了除去氟的危害,山西人在痴迷地跌面的同时,必须还往面里夸张地倒很多很多的醋,有醋做媒介,那面跌出来,会更有滋有味,更能如痴如醉,更能跌出百吃不厌,越吃越想吃,越吃越盼着吃,天天想,月月想吃的境界来,看山西人跌面,也随着主人的痴迷,看出的也是如醉如痴的享受,也是比做了神仙,比新娶了美娘还享受的境界,山西人跌面值得一看,有机会你也去山西,相信你也想实实在在看一次山西人跌面的全过程。山西人跌面,真有意思!那一跌,比吃出来的味道好多了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562)| 评论(106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